• 索 引 号: ND07100-1000-2021-00021
  • 发文字号: 柘政综〔2021〕34号
  • 发布机构: 柘荣县人民政府
  • 生成日期: 2021-04-07
  • 标    题: 柘荣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 有 效 性: 有效
柘荣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柘政综〔2021〕34号
发布时间:2021-04-22 09:58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持续推进和不断加强对我县境内历史文物和红色文化的保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我县乡村振兴。经研究,决定将“彭家山战斗遗址”等5处文物公布为“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各乡镇、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使之在我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附件: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柘荣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柘荣县第九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序号

类别

名称

年代

落地点

简 介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委托管理单位

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彭家山战斗遗址

1934年

楮坪乡彭家山村白坑岔

彭家山战斗遗址,位于柘荣县楮坪乡彭家山村白坑岔,今国道104线从中间穿越。1934年10月19日清晨,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一个团和特务连计500多人,在山岔口南北两侧山中伏击从西北侧下方沿福安上白石往柘荣古道而来的敌教导团,激战一整天,毙敌七八十人,是闽东红军反“围剿”的一次重大胜利。1984年7月,中共柘荣县委、柘荣县人民政府在白坑岔山口北侧山包顶部建立“彭家山战斗纪念碑”,1998年12月重立碑记。现存碑身高1.84米,宽0.64米,厚8厘米;水泥构六角形碑座高0.3米,面宽1.53米,进深1米;八角形台埕,直径4.6米。

以纪念碑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各向外延伸30米,南面向外延伸13米为文物保护范围。东、西面保护范围各向外延伸20米,南面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6米,北面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楮坪乡人民政府

2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红军渠

1934年

东源乡上泥村

红军渠,位于柘荣县东源乡上泥村,始建于民国年二十三年(1934)间,之后陆续建设20多年。从完店村水尾小溪环绕竹苗壀山脊、穿越林间、开山凿壁往上泥村引水,全长约5公里。当年虽未全线贯通,但通过引流中途林间小涧之水,已经实现了部分引水灌溉作用。目前从“红军渠”观光入口处往林间延伸的保存尚好的水渠约有1.5公里长,其中80%是石渠、20%是土渠,渠深0.6—1米、宽约0.7米,坝宽0.6米左右。周边原始次生林茂密,生态环境优美。

上泥村地处柘荣、福安、霞浦3县(市)交界的深山之中,是闽东革命老区据点村。自土地革命至解放战争时期,是闽东革命先驱叶飞、许旺、林爱和林登弟等带领红军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带。据该村94岁高龄陈阿兴老人等村民介绍,村里历来饮用和农田灌溉水源奇缺,当年驻扎在该村的红军中有一位首长目睹村民用水之困,就设法帮助村民寻找水源,用木炭在板壁上画水渠勘察设计草图,并带领红军战士和村民一道在村后山的密林中开凿水渠,后来村民就将该水渠叫作“红军渠”,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历史丰碑。该水渠承载着闽东革命老区人民的一段红色记忆,同时也体现着“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对于讲好红色故事和弘扬闽东之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水渠文物本体两侧各向外延伸5米为文物保护范围,在文物保护范围两侧各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东源乡人民政府

3

古遗址

福温古道黄柏亭至隔水牌段

宋元

黄柏乡蒲洋村和沙坑里村地界

福温古道黄柏亭至隔水牌段,位于柘荣县黄柏乡蒲洋村和沙坑里村地界,是福温古道途经柘荣境内的最西端路段,呈东西走向,从西边与福安交界处“隔水牌”山岔口往东至“黄柏亭”山岔口长度约6.5公里,经过省级传统村落蒲洋村的蒲洋坪自然村和蒲洋古街,沿途有“蒲洋坪桥”、“蒲洋街中桥”、“戏仔下桥”3条石拱桥和1处古道路亭“黄柏亭遗址”等文物点。福温古道,自福州城起经本省的连江、罗源、宁德、福安、柘荣、福鼎与浙江的苍南、平阳和瑞安等县(市)抵达温州城,是古代南北陆路交通重要干道之一。进入柘荣境内的福温古道全长约40公里,用块石和部分卵石铺设,路面宽度大多在1-1.5米,个别路段约2米宽。因山高岭硬,仅供行人、轿夫和马帮步行,马车无法通过。据《柘荣县志》记载:“福温古道形成于隋唐时期,至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明清时期,成为福州至温州陆上交通要道”。

古道文物本体两侧各向外延伸5米为文物保护范围,在文物保护范围两侧各向外延伸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黄柏乡人民政府

4

古遗址

宫头岗窑址

富溪镇霞洋村前洋自然村宫头岗

宫头岗窑址,位于柘荣县富溪镇霞洋村前洋自然村水尾“地主宫”后山之宫头岗,距该宫约50米,是一处宋代民间烧制青瓷龙窑遗址。窑址处在呈南北走向山包东侧茂密的阔叶密林中,窑床呈东西走向,斜坡堆积文化层厚1—1.5米,分布纵向长35米、横向宽约37米,面积约1295平方米。采集有壶、碗、碟等器物残件,以及匣钵、垫饼等窑具,釉色以青白为主。窑址发现器物类型和釉色,与柘荣境内其它窑址出土的器物残片有相似之处。对于研究柘荣境内宋代系列青瓷窑址当时烧制的器物类型、工艺特色和与周边地区宋代青瓷工艺的传承关系,以及产品销路、区域交通和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窑址堆积文化层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为文物保护范围,在文物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富溪镇人民政府

5

古建筑

门楼里古民居

楮坪乡湖头村52号

门楼里古民居,位于柘荣县楮坪乡湖头村52号,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台埕4级,由外向内由门埕横路、门楼埕、主楼台基和后花台组成,前后落差 12.64  米,其中门埕横路护坡高3.3米,门楼及前天井台基高1.04米,主体建筑台基高0.6米,后花台高3.7米,后山护坡高4米。中轴建筑由门楼、主楼组成,前后天井。主楼为木构穿斗式重檐歇山顶3层楼,面阔7间,明间进深8立柱,正厅人字形假顶,前廊卷顶,三合土地面;后厅天井两侧木构单檐厨房,右侧前后附建单檐砖木构硬山顶厨房,中间天井。建筑台基通进深32.36米,通面阔33.19米,占地面积1074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通面阔33.19米,通进深24.66平方米,占地面积818.47平方米。该民居系当地30多户江氏族人之祖屋,历代人才辈出。主体建筑保留相对完整,木雕工艺精美,是柘荣境内清代山地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2019年湖头村委会进行修缮后开设为“乡愁纪念馆”。

主楼建筑滴水线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为文物保护范围,在文物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楮坪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文章